近日,西南地区首台、全国第二台移动CT卒中救护车落户昆明医科大学**附属医院。该救护车能在黄金时间窗内救治急性脑卒中患者,在黄金时间窗内救治急性脑卒中患者,移动CT卒中救护车搭载了美国**的移动式CT、快速检测凝血设备、心电图、超声检查等急救设备及网络设备,并配备了救命的溶栓药物。
据了解,脑卒中是致死率和致残率**的**,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“头号杀手”。据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《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》数据显示,我国40岁以上人群现患和曾患脑卒中人数为1242万,且脑卒中患者年轻化趋势明显,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。
昆明医科大学**附属医院神内科主任钟莲梅教授介绍,卒中起病急,抢救工作更需要争分夺秒,其中,缺血性卒中约占全部脑卒中70%,静脉溶栓治疗必须在时间窗3—4.5小时内实施,介入治疗前循环梗死需要在6-8小时内,后循环需在24小时内进行。
记者了解到,移动CT卒中救护车配备有CT扫描仪、血细胞分析仪等诊疗系统,车内信息系统立足区域卒中急救需求,能通过发送到专家电脑或手机实时对患者信息获得远程指导。车内可提供卒中评分界面并自动集成CT、超声以及快速全血、肝肾功能、凝血血气、干式生化等设备数据,按时间轴生成NICU表单;对外提供基层、120、多级卒中中心的对接和联动入口。患者送入移动单元,可马上进行CT扫描、采血化验,如果符合治疗标准,在救护车上即可进行静脉溶栓治疗。
世界卫生组织的MONICA研究表明,我国卒中发病率以每年8.7%的速率上升,发病者约30%**,70%的生存者多有偏瘫失语等残障。防控形势十分严峻。据推算,目前我国每年有240万新发卒中,110万死于卒中,1110万卒中幸存者。
昆明医科大学**附属医院院长王昆华表示,1台移动卒中单元救护车在16分钟内接诊患者的几率为75%,可覆盖超过100万的居民,使更多的卒中患者在时间窗内进行溶栓治疗,赢得抢救的黄金时间,增加患者的生存率,改善患者的愈后。同时,明显降低了溶栓治疗的出血风险、利于早期康复。相当于抢救工作由院内转移到了院外,让患者就诊过程“提速”、治疗关口“前移”。
【如果您还没有关注“公司名称”手机网站】